您现在的位置: 梧州玛丽娅妇产医院 >> 不孕不育 >> 公益活动 >> 正文

博导助孕 让汶川重燃希望

  5•12地震距今已经两年多,地震带来的伤痛随时间的推移再慢慢的淡化。但是还有一些家庭,由于经济因素,夫妻双方自身健康状况,年龄因素等限制,怀子愿望一直没有实现,使得他们仍然在地震的阴影下艰难度日。

  梧州玛丽娅妇产医院与中国人口协会、中国女医师协会联合灾区计生委共同启动启动 “博导助孕专项基金援助工程”,计划在二年内对灾区丧子及梧州地区不孕不育家庭育龄夫妇,提供价值200万元的专项医疗援助。

  援助对象一:年逾5旬,痛失两子

  井研县东镇的方明(化名)夫妇在某磷矿工作,女儿就读于红白中心小学。夫妇俩还没有从2006年痛失长子的悲痛中有效平息,没想到这次地震又夺走了年仅14岁女儿小月的生命。据方明介绍,为了重拾希望,夫妇俩想到了再生一个孩子。但自从1996年生育女儿过后,自己就做了输精管结扎手术,而妻子今年已45岁,当地医生告诉他,他们想再次生育没有可能。

  正当夫妻两人悲观失望时,“博导助孕专项基金援助工程”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在报名参与活动后,医院主动为夫妇俩做了医学生育力评估,并特地博导医师曹泽毅教授制定手术方案和手术。

  此次为方明拟定的手术方案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的“输精管吻合手术”,这样可以使复通率达到较高。另外由于患者输精管已经结扎12年,对睾丸生精功能有严重的影响,由此会影响手术后的生育能力,所以手术后医师将对其进行多角度的提高睾丸生精功能治疗,以提高受孕几率。据介绍,作为“博导助孕专项基金援助工程”的较好位受惠者,已康复出院,回家等待受孕。

  梧州玛丽娅妇产医院汪院长表示,方明只是“博导助孕专项基金援助工程”幸运者之一,医院将会把这个工程开展下去,让更多在地震中需要帮助的家庭获得再生育的医疗援助。此次援助活动旨在减轻灾区重建工作的压力和负担,为灾区同胞重建幸福家园开了一个好头,但愿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使灾区的独生子女残亡家庭能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走出失去儿女的痛苦阴霾,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资金援助:200万医疗援助再造西部和美家庭

  对残亡家庭如何援助呢?援助如何落到实处呢?院长表示,经院务会反复研究后决定,除对进行生育力评估后还能生育的夫妇除了提供技术服务外,医院还将在治疗费用上予以支持。将在二年内对五个灾区及梧州地区不孕不育家庭的育龄夫妇提供援助,为每对再生育的育龄夫妇提供更多20000元的医疗援助,仅在治疗费用上医院不孕不育家庭育龄夫妇提供医疗援助费用就达到200万元。

  如果您正在受不孕不育困扰,并苦无出路,此次玛丽娅“博导助孕专项基金援助工程”将是您重燃生命之火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