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师介绍,儿童之所以得疝气的原因是先天发育问题,小儿疝气多见于早产儿,剖腹产儿和男孩,女孩子也有,相对较少。早产儿因腹膜鞘状突未闭前就承受较大腹压或因肌膜较软弱,所以疝气的发生率也特别高(约30%)。另外,隐睾症的患儿因睾丸下降不正常,连带腹膜鞘状突的封闭也不正常,所以也有较高的疝气发生率(约80%)。儿科医师温馨提示:家长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孩子哭闹、咳嗽、生气等。让患儿注意休息,减少奔跑与久立、久蹲等不利于病情的动作。
小儿疝气的症状
若孩子在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腹股沟处有一突起块状肿物,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此时,家长就需提高警惕,防范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需及早治疗警惕疝嵌顿
很多家长对孩子患了小儿疝气并不在意,认为疝气进进出出,无碍健康。疝气突出后,只要用手轻轻一推,或者平躺一会,疝气也就消失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孩子哭闹、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致腹腔压力较高时,就可能发生嵌顿,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时间长了会造成疝囊内肠管的缺血性坏死,甚至发生肠穿孔而危及生命。因此,孩子患了疝气,要尽早进行有效治疗。
儿科医师指出:除少数婴儿疝气外,大部分腹股沟疝气不能自愈。随着病情的拖延,疝气包块逐渐增大,会给治疗带来难度,并且,腹股沟疝气容易发生嵌顿(疝气包块被卡住无法回纳)和绞窄,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小儿疝气均应尽早接受有效的治疗。
>>>儿科医师咨询平台专项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