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外阴炎治疗方法有哪些?梧州玛丽娅妇产医院妇科医师表示,由一般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外阴炎称为非特异性外阴炎(non-specificvulvitis),多为混合性细菌感染,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厌氧菌等。临床上可分为单纯性外阴炎、毛囊炎、外阴脓疱病、外阴疖病、蜂窝组织炎及汗腺炎等。
一、外阴毛囊炎[病因]为细菌侵犯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病原体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白色葡萄球菌。多见于手术前备皮之后。当全身抵抗力下降,外阴局部不洁或肥胖表皮摩擦受损均可诱发此病。[临床表现]毛囊口周围红、肿以及疼痛,毛囊口有白色脓头,中央有毛发通过。脓头逐渐增大,呈锥状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组织坏死变软,出现黄色小脓栓,再过数日脓栓脱落,排出脓液,炎症逐渐消退,但常反复发作。[治疗]1.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勤洗外阴,避免进食辛辣食物或饮酒。
二、外阴疖病[病因]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引起。[临床表现]开始时毛囊口周围皮肤轻度充血肿痛,逐渐形成高于周围皮肤的紫红色硬结,皮肤表面紧张,有压痛,硬结边缘不清楚,常伴腹股沟淋巴阶大,以后疖肿中央变软,表面皮肤变薄,并有波动感,继而中央顶端出现黄白色点,不久溃破,脓液排出后,疼痛减轻,红肿消失,逐渐愈合。[治疗]保持外阴清洁,早期用l:5000高锰酸钾温热水坐浴后涂敷抗生素软膏,以促使炎症消散或局限化,亦可用红外线照射以促使疖肿软化。有明显炎症或发热者应口服抗生素,有入主张用青霉素20―40万U溶于0.5%普鲁卡因10―20ml作封闭治疗,封闭时应在疖肿边缘外2-3cm处注射。当疖肿变软,有波动感时,应切开引流。切口要适当大,以便脓液及坏死组织能顺利排出。但切忌挤压,以免炎症扩散。
三、外阴急,陆蜂窝组织炎[病因]为外阴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炎症。致病菌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炎症由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