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是宝宝生命的起点,但当子宫肌占据了孕育宝宝的位置,那不仅会给女性朋友们自身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会因肌引起的不孕,而无法圆做母亲的梦。梧州玛丽娅妇产医院医师表示,子宫肌不可忽视,只要我们更好的认识肌的病理,并积极地对症治疗,那么,子宫肌也并不可怕。
子宫肌“性本善”
更更常见的妇科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大比例的子宫长有子宫肌,教科书上多说在育龄妇女中,约有1/4的人患有子宫肌。这个1/4的比例肯定是“门缝里看”。医学家统计出来的数字多是有症状来看病的病人或是去检查能查出来的情况,而那些没有症状,查也查不出来的子宫肌可就全都“漏网”了。因为绝大部分子宫肌患者毫无自觉症状,用手做妇科检查,那埋在两厘米厚的肌肉里的小根本就摸不出来。就算你做B超、彩超、CT等检查,不到1厘米直径的小肌也看不到。化验血、尿也没用。反正很小、很早期的子宫肌很难被诊断出来,都被忽略了。有人说我是用病理切片做出的诊断,那也会有疏漏。因为即使是连续切片,两片中间也有间隙。所以1995年克拉莫尔认为:“75%以上的子宫都长有子宫肌!”3/4这个比例有点吓人,但是如果把小肌也算上,说一半以上的育龄妇女都长有子宫肌,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
子宫为什么这么爱长肌
像患病率一样,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悬案。其实所有的病因现在都不是很清楚,不过,有些因素可以促使子宫肌发生、成长,可以来了解一下。
女性激素里有一种雌激素,它的存在与子宫肌关系密切。女童的卵巢还不分泌雌激素,所以小女孩就从不长子宫肌。青春期长的也不多。但我们也碰到一例,才十六七岁,子宫大得像怀孕四五个月似的。妈妈愁得不行。研究后还是做了手术。只把大肌挖走,为了保护子宫,小肌就未太有效挖,等婚后、生育后再考虑有效手术。
育龄妇女雌激素分泌多了,子宫肌就长多了。40岁左右是长肌的顶峰年龄。绝经后,雌激素由少分泌到停止分泌,子宫肌一般也就自行萎缩,甚至消失了。
怀孕时,胎盘分泌的雌激素比平时高几百倍,所以孕期子宫肌也疯长。
女人都分泌雌激素,但并非人人都长子宫肌,得看子宫的肌肉细胞对雌激素敏感不敏感,即所谓“受体”问题。
孕激素(黄体酮)是另一种女性激素,现在认为也与子宫肌形成有关。
子宫肌也有遗传因素,有明显的家族病史。据说肥胖者也容易得子宫肌。
子宫肌恶变的几率很低
子宫肌太多见了,但一般还可以和它和平共处,因为它不太引起症状,而且变成恶性的概率极低。一般认为低于1%,郎景和教授说可低于千分之一。所以子宫肌患者不要老是忧心忡忡的怕恶变。心理因素对患病来说非常重要。子宫肌恶变了不叫,应叫子宫肌肉。
梧州玛丽娅妇产医院医师提醒:子宫肌肉虽少见,但因不易早期诊断出来,又易转移,手术不易有效,化疗、放疗又都不太敏感,所以治疗后的复发率比较高,五年存活率只有一半左右。因此,如果绝经后子宫不仅不萎缩,反而长大,或者中年妇女肌体积增大太快,就要及时、认真检查,尽快弄清肌良恶,别耽误了更佳的治疗时机。
>>>更多详情请在线咨询